巴勒斯坦

在災難日紀念日,加薩人正在經歷複雜的悲劇,從轟炸到流離失所。

加薩(UNA/WAFA)-以色列佔領期間,加薩走廊的公民遭受了最嚴酷的不公義和苦難。然而,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,苦難和戰爭恰逢納克巴災難 77 週年,人們不分晝夜地遭受著流離失所、驅逐和迫害,轟炸、殺戮和滅絕戰爭也隨之而來。
兒童、婦女、男人、男孩,甚至母親子宮內的胎兒都被殺害,這是現代世界從未見過的場景,但加薩人民經歷了它,世界親眼目睹了它。無人採取任何行動,災難持續了77年,至今仍未結束。但公民們的聲音是:“停止時時處處發生的殺戮、流離失所、外逃和戰爭,讓我們能夠安全和平地生活。”
經歷過上一次和本次納克巴大屠殺的哈賈·阿法夫·烏斯塔德表示:“雖然我小時候就經歷過48年納克巴大屠殺的恐怖,並且充分意識到人們被殺、被迫流離失所,以及被迫從城鎮、村莊和城市遷移,但這與加沙地帶遭到侵略以來所發生的事情根本無法相比。”
「我經歷了『大災難日』(Nakba),隨後是1956年的戰爭和1967年的『大災難』(Naksa),以及1987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,然後是2008年、2012年、2014年和2021年在加沙發動的幾場戰爭。 「我們不再感到安全,殺戮和流離失所一直追隨著我們,我們不得不開始像貝都因人一樣,在飛機、砲擊和槍聲的轟鳴中,過上遷徙和不穩定的生活。”
她補充道,佈滿皺紋的臉上訴說著千言萬語:「48年,猶太復國主義團夥要求人們離開,於是他們紛紛離開,躲避死亡,希望能盡快返回。每個人都拋下了所有家當,但『災難日’(Nakba)持續了很久,回歸的日子也隨之而去。
教授說:「我的父親哈吉·哈桑·易卜拉欣,又名‘阿布·福阿德’,在‘納克巴’(Nakba)之前是馬季達爾的市長,也是鎮上的名人之一。我們過著光榮的生活。我們移居加沙後,他也擔任了加沙市長。戰爭和遷移影響了每個人,對每個人都沒有區別。每個人都沒有區別。
但這場戰爭迫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逃離。有一次,我們逃到汗尤尼斯的近東救濟工程處工業大樓,離開了加薩的家。當我們試圖在那棟大樓裡自保時,坦克包圍了我們。我們被迫在砲火中離開,在一個寒冷多雨的日子前往拉法。我們在露天過夜,直到搭起帳篷才得以棲息。不久,佔領軍下令撤離拉法,我們又回到了這裡,收拾行李,搬到了汗尤尼斯和拉法之間的阿塔爾地區。佔領軍不讓我們安頓下來,直到他們把我們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,死神在眾目睽睽之下降臨到帳篷裡的流離失所者身上。
「在經歷了一年四個月的苦難和流離失所之後,我們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加沙,卻發現我們的家園已被毀壞,」這位教授說。我們的苦難加劇,我們注定要在帳篷裡度過餘生。我希望帳篷是安全的,因為加薩已經沒有安全的地方了。以色列的轟炸並沒有區分帳篷、房屋和避難所。每個人都面臨危險的威脅,處在火力和死亡的射程範圍內。
她補充說:「我們飽受戰火摧殘,一生充滿恐懼和屠殺,卻無人同情。我們聽說過猶太人在世界大戰中遭受的大屠殺,我們也在所有論壇上聽到過類似的討論,因為這與猶太人息息相關。但在加沙,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場大屠殺之中,甚至可以說是千百場大屠殺之中,而衷心無動於手旁。
這位教授補充說:「1948年,人們被迫流離失所持續了數月,以色列飛機用熔岩火追趕著從一個城鎮轉移到另一個城鎮的人們,將他們驅散到巴勒斯坦境內外。當時,由於狂轟濫炸的強度和摧毀數千所房屋的火力帶,居民的流離失所僅持續了幾個小時,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必需品。
她說:「局勢平息後,人們便在帳篷裡安頓下來,開始過上剛剛注定的新常態生活。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,因為佔領軍對民眾毫不留情,在帳篷裡迫害他們,殺害他們,不讓他們安頓下來。他們被迫逃離了數十次,並且仍在繼續。”
而年逾七十的馬哈茂德·薩菲則表示:“我出生在災難日發生的同一個月,他們告訴我,我們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被迫離開我們的土地和馬季達爾市,在此期間,我的母親忍受著巨大的痛苦,因為她精疲力竭地哺乳我,直到我們最終在加沙地帶住在南部的汗尼尤那裡,我們至今仍在那裡。
他補充說:“我從那些經歷過‘納克巴’並親身經歷其所有細節的人那裡聽到的一切,與我們在加沙一年零七個月的種族滅絕戰爭中所經歷的相比,根本不算什麼。” 「儘管『納克巴』事件非常殘酷,隨後又帶來了多年的流離失所和動盪,但它對人們來說比現在更加仁慈,特別是因為當時聯合國提供了糧食和物資,而且沒有關閉過境點,不像現在這樣折磨人們,用飢餓殺死他們,我們在與飢餓作鬥爭的同時,也用火殺人。”
他繼續說:「在加沙,這些日子與我們在『納克巴』(Nakba)、『納克薩』(Naksa)以及其他戰爭時期所經歷和聽到的任何情況都不同。數百個家庭的戶口被從民事登記冊上抹去,無人留下,人們正因飢餓、口渴和脫水而死去。」
他補充說:「67年受挫後,我們流亡多年,後來回到祖國重建發展,但我們當前面臨的災難與以往任何災難都不同。它的恐怖和破壞程度遠超48年的那場災難,任何理智的人都無法想像這場災難的嚴重程度,也不知道它何時會結束。」
48年「災難日」(Nakba)期間,流離失所者住在帳篷裡,但這並非他們的永久住所。聯合國和近東救濟工程處資助了新的巴勒斯坦難民營,並為他們建造了泥磚房。多年後,一些地區又興建了新的項目,這些項目是用石頭和水泥建造的。一些難民營居民被轉移到這些計畫中,但如今的日子更加艱難。人們仍然住在破舊的帳篷裡,戰爭何時結束尚不得而知,重建工作也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結束。整整一代人將無法看到加薩的昔日景象。他說道,希望當前的苦難不要持續太久,希望在飽嚐以色列佔領恐怖的加薩人民的努力下,重建工作能夠恢復穩定。

(結束了)

相關新聞

شاهدأيضاً
.لاق
轉到頂部按鈕